看了几千年前这么美的玻璃饰品我的“玻璃心”碎了

 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,玻璃一直都是昂贵的材料,是由主要原料石英砂加上助熔剂和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下烧制而成,被誉为“火与砂的艺术”,甚至一度可与黄金和宝石比肩,是重要的贸易奢侈品。

  长沙博物馆正在展出的“砂与火之歌——丝路玻璃文化展”,就从玻璃的诞生讲起,以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的325件组世界古代玻璃为基础,结合国内出土的55件套玻璃器,共同呈现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五彩斑斓的玻璃世界。

  在西方,地中海东岸是最早的玻璃制造中心之一。早期玻璃项链多仿宝石,蜻蜓眼玻璃珠用来辟邪祈福,小型玻璃瓶盛香水香油等,随着工艺的进步,出现了“马赛克”和千花玻璃等。

  在中国,玻璃也没有缺席。西周时期,玻璃已在珠玉组佩中广泛使用。战国时期,工匠又将东方艺术融入玻璃制作当中,创造了仿玉风格的玻璃璧、环、剑饰等。魏晋南北朝以后,萨珊玻璃和伊斯兰玻璃沿丝路东传,推动了中国玻璃制造业的发展。

  玻璃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直接见证,折射出不同文明之间的审美偏好,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、碰撞与融合,同时也证明了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”。

  展览地点: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展览时间:2022年9月10日-2022年12月11日展览免费开放,需出示72小时核酸

有用 (0)